找到相关内容202篇,用时13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佛教法律哲学的精要

    之伟大功德、金光胜王经所说的理想等等,都是以「正法治国」为目的所说的经教。什么叫做正法?这是法律哲学里理的一个重要论题。现在从一般法律思想的见地,就其刚才所举的各项,逐次来考究佛教法律思想的特色吧...金刚胜王经者,是完全认定国家统制之重要意义的经典。依正法治国,自利利他,观一切为平等,行善除恶,尊重现实而不被现实所缚等等,是本经的主要思想。   由于上列诸项,可知佛教对于国法之重视。这是对于...

    李世杰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443962915.html
  • 大阿罗汉难提密多罗所说法住记略注

    姚秦鸠摩罗什译。  《金光明经》,  《金光明经》四卷,北凉昙无谶译。《金光胜王经》十卷,唐义净译。  《金刚手藏经》,  金刚手,一作金刚萨缍,执金刚杵常侍卫佛;一名密迹金刚,即《大宝积经》中密迹...具足戒。又习律部。既而往荆州,讲摄论昆昙。往相州谒慧休,往赵州受成实于道深。寻人长安,就道岳学俱舍,就法常、僧辩二大德听摄大乘论。以诸师各异宗途,圣典亦有隐晦,乃欲西行以之。表请,不许。师不为屈,以...

    周叔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53765297.html
  •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义疏(1)

    佛陀,此云觉者。谓具得二智,永断二障,于境界自开悟故。又自觉觉他,觉行圆满故,约法身则是真如法性。《华严经·须弥品》偈云:“法性本空寂,无取亦无见。性空即是佛,不可得思量。”《金光胜王经》云:“唯有...说。以二如来所化境同,所摄机同也。此白宝地变金色者,为示彼土功德以大悲为体,如来大悲称法性起,胜上品,故为金色。金华金光充遍世界者,为示彼土功德以菩提心为性,此菩提心坚固勇猛,依四弘誓,成净三业也。...

    周叔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54465303.html
  • 佛说如幻三摩地无量印法门经疏

    诸法缘生无有自性,生无所生,灭无所灭,以彼诸缘皆不实故。是中云何有法可生者,释也。言诸缘不实者,若法未生对何立缘,若法已生,缘义不成,故云不实也。《金光胜王经》云:“若从因缘生者,为已生故生,为未生故...知是人以菩提心而为依止。  若人经无量劫以无边财物给施无数众生,所得福德,尚不能及于此深经自信劝他令信,何况如法修行耶!以彼财施,但依慈心;于经信解,乃至演说,依于菩提心而行法施故。又《金光胜王经...

    周叔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54865307.html
  • 陈柏达居士著:净土风光(2)

    妙觉,宛如阿弥陀佛。’——《金光胜王经》。   达观  自知今日出娘胎,今日如何娘不来。  来去觅娘无所得,莲华国里一枝开。   博山  池边行树不全遮,袅袅金桥露半斜。  忽见化生新佛子,...昆虫,见我光明,莫不慈心行善,来生我国。’  甲、光照最远·无有穷尽  ‘阿弥陀佛光最远、显著。其他诸佛光所不能及。十方诸佛光,有的只照一里、两里……或照二百万里。有的照了一个世界、两个世界……或...

    陈柏达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80365431.html
  • 略讲观修三宝功德及其意义(2)

    念力多忘,所受用境衰损,饮食难消,腰弓、头白、发落、面皱、不可爱乐,此等为老苦;[3]病苦,由地、水、火、风诸大种不调,产生变坏,种种诸苦来集其身而生痛苦故,名为病苦。如《金光胜王经》卷五云:&...。能断除懈怠,故名四正断。能正策励身语意业中不善法此为胜,故又名四正胜。如《大智度论》卷十九云:“破邪法,正道中行,故名正勤”。   第三科,四如意足,又名四神足。如意谓...

    任杰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113965660.html
  • 论禅宗无相戒的源流

    金光明经》的三身说。《金光胜王经》卷二说:   如来昔在修行地中,为一切众生修种种法,如是   修习至修行满。修行力故,得大自在。自在力故,随   众生意,随众生行,随众生界,悉皆了别,不待时...三身即一,一身即三,是不纵不横的妙身。众生本具法身,如此亦可具报身、应身。   同时,慧沼《金光胜王经疏》在指出“经宗”时说:   言经宗者,传真谛释云:此经示三身本有...

    圣凯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22665746.html
  • 《忏悔灭罪金光明经冥报传》校考

    703)义净译《金光胜王经》,十卷,三十一品,略称《胜王经》。在诸种译本中,此本最后出,品目义理最为完备,以后唐慈恩宗慧沼撰疏十卷,大事弘扬,此本遂成为了后世通行的本子。  上述三种译本在敦煌...忏法,较重要者如:隋智顗《金光明忏法》,正式创设了金光明忏;宋遵式《金光明忏法补助仪》,就智顗书详加补充;宋知礼《金光胜忏仪》,详细讲解了金光明忏法的修法仪式;及明智旭《金光明忏》等,这些大家名著...

    杨宝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44066425.html
  • 与现代教育理念相吻合的佛教教育

    以及某些药草的根、茎、花、果等等。  《金光胜王经》第九卷中,还详细地记载了不同季节,吃不同种食物来促进身心健康,消除疾病。  因限于论题和篇幅,有关其他学科的就不作举例了。读者如果有兴趣的话,可...小孩、老人,恶的杀人凶手、外道师徒等,均有详细的记录;《普曜经》上载有,佛陀移风易俗的事迹。  佛陀甚至在紧要关头时,亲自到战场上化解不必要的斗争。例如:阿阇世王因为佛陀讲了一句好话,而取消攻打略...

    林克智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51567086.html
  • 拈花微笑——禅学起源

    心,使心专注一境,修行才有成功的可能。   《金光胜王经·净地陀罗尼品》中,解释修习大乘佛教的禅波罗蜜,有五种功德:第一,于诸善法,当摄不散。即修习禅定能摄守种种善法,增长善根。...佛教,这种旨在精神修行的方法还为其他各种宗教的哲学派别所采用。中国唐代僧人圭峰宗密曾经在他所著的《禅源诸诠集都序》中将各种各样的禅归纳为:外道禅、凡夫禅、小乘禅、大乘禅、上乘禅等五种。其中的&...

    业露华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72967195.html